返回第二十二章 往事(二)  朱颜1999首页

关灯 护眼     字体: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

其实这两个女人不知道,弘昼和皇后说的一个议题是关于高晋。高晋乃高斌的侄子,雍正十年授山东泗水知县,后在陕西榆葭道、江南淮徐河道、山东河道任职。乾隆十四年三月,由山东运河道升任山东按察使,四月调署理两淮盐政,五月又返山东按察使任。十五年三月,由山东按察使升安徽布政使,兼管江宁织造并龙江、西新关税务。去年被免江宁织造不久,皇帝便调他去治河,所以他现在接替已故的高斌任河道总督。所以他还是皇帝的亲信,而且他和其叔父一样,治河十分有方略,颇受皇帝信赖,南巡的时候便见他数次。还有才放了两淮盐政的高桓,他乃高贵妃的胞兄。这些在那拉氏心里自然是一条刺,皇帝对高家还是如此眷顾提携,自是因为念着高贵妃。

没过几天,弘昼突然得了病,倒也不是大病,只是腹痛腹泻,太医瞧了,开了药,但吃了并不见特别好转,便说他是水土不服发作了,没几日,他便精神萎靡,只能待在船舱里,不再出门。吴德雅和佟海安都在背后窃笑。那拉氏听闻,便教珍儿过来问问。吴德雅告诉珍儿说,王爷无碍,太医说回京便会好,让娘娘放心。问了几次,见弘昼未见好,也未见坏,便也做罢了。

皇帝一行换陆路乘车到了扬州。扬州知府沈嵛(yu2)年届五旬,老成持重,按预备下的行程,安排皇帝会见漕务和盐务的官员和商贾,包括刚走马上任的高桓。因各地官绅聚集扬州,所以扬州的防务也十分要紧,现在皇帝身边人少了,傅恒作为领侍卫大臣,自然责无旁贷。

沈嵛经常和傅恒一起在街上巡视,某日,在集市上,走了一阵,傅恒停在一个酒摊边上。沈嵛不免诧异。拿眼瞧去,这酒摊的老板娘正坐在柜台后,生得杏眼桃腮,丰腴俏丽,甚是风流伶俐。唤卖的两个丫头也颇秀美。他不觉在心里一笑,心想,傅恒大人虽是正人君子,却也喜欢赏心悦目。

那老板娘见二人近前,立刻起身,笑着招呼道:二位官爷,小号新进了姑苏雪花酿,醇美清爽,二位爷尝尝?说着美目一转。傅恒看着她,笑着点头,在一张桌边坐了。沈嵛于是也在他对面坐了。一个丫头用托盘端了两个小瓷杯上来,对着傅恒一笑。傅恒拿了酒杯,一仰而尽,转头对那柜台后的老板娘赞道:好酒好酒!那老板娘也笑嘻嘻地看着他。沈嵛喝了,也不禁赞道:果然好酒!听说这姑苏雪花酿这次也得了万岁爷的赞赏呢!不曾想今天下官在这集市上得了。

傅恒只笑而不语,又去瞧那老板娘。沈嵛更加诧异,于是也去看那老板娘。那老板娘坐着,对二人笑道:既然两位爷喜欢,请留下贵址,回头小号给你们送到府上。傅恒道:好,我要三坛。沈嵛忙道:那下官随大人也要三坛。那老板娘满面堆笑,欢喜地道:谢谢两位官爷!两位官爷福寿双全,官运亨通!另一个形容较小的丫头便上来写地址。

待离开了那酒铺,走了一阵,沈嵛对傅恒笑道:那酒果然好!大人遇得巧了。傅恒知他的意思,便低声道:那是内子。沈嵛大吃一惊,回想刚那妇人和刚才诸般情景,那侍酒的丫头对傅恒也甚亲近,边上还站着两个家丁,现在想想是练家子保镖,才恍然大悟,却不知傅恒为何让自己的夫人抛头露面在集市上卖酒,而天下闻名的纳兰夫人竟是这等随意。傅恒笑道:您不要告诉别人,内子性子外向,她难得出趟远门,如今这城内防守无碍,我便随了她的心意。沈嵛点了点头,道:下官明白,原来那酒……

傅恒笑道:嗯,在姑苏的时候,我要了几坛,大人尽管用便是,这酒钱就免了。沈嵛忙道:下官不敢受傅恒大人之礼。傅恒道:沈大人,我瞧您为皇上办事尽心竭力,皇上说在扬州高兴,你如介意,便算是我代皇上略表心意吧!沈嵛听了这话,心里激动,忙行礼道:多谢皇上,多谢傅恒大人,那下官就却之不恭了。傅恒只一笑,继续前行。

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

-

【高晋】历史上的高斌之侄,仕途经历如文中所示,也是治河能臣,是乾隆著名的五督臣之一,与叔父高斌同列五督臣,以治河功劳加封太子少傅。后升任两江总督,文华殿大学士,同叔父高斌一样,高斌是文渊阁大学士。

-

【高桓】历史上的高斌之子,高贵妃之弟。原剧中设为高贵妃胞兄。乾隆初,以荫生授户部主事,再迁郎中。出监山海关、淮安、张家口榷税,署长芦盐政、天津总兵。二十二年,授两淮盐政。后死于两淮盐引案。小说后面会涉及。

-

【扬州知府】扬州地处两江地区,在清朝时候,扬州的手工业,商业及其发达,最重要的扬州还是盐商的大本营。扬州每年上缴国库的税收占全国很大一部分,因此虽然扬州知府是个四品小官,谁掌控扬州知府,就相当于每年有花不完的银两。由于扬州的特殊地位,扬州知府很受清朝历代皇帝的重视,经常直接面见皇帝,待遇比某些封疆大吏都要好很多。由于接触皇帝的时候较多加上为国家创了不少税收,因此大多扬州知府都会受到皇帝的提拔。

-

但扬州知府又是很危险的官职,因为在两江地区的封疆大吏很多。光是总督就有两江总督、河道总督、漕运总督,还有江宁将军、江南提督、江苏巡抚、江南织造、两淮盐运使等,虽然江南织造和两淮盐运使都算不上封疆大吏,但他们直接听命于皇帝,地位堪比总督和巡抚。这么多的封疆大吏都在两江地区,扬州又是个肥缺,自然谁都要讨好,如果稍不注意,就会得罪他们,严重的会掉脑袋的。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