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第九百九十五章 道非道  匀音早西首页

关灯 护眼     字体: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

甚至可以成精的包括石头,有灵气的任何物都可以变化成形。

并不拘泥于六道。但是始终包含在阴阳的理论中。

这便是易经的由来,以阴阳为中心,道出天地至真之理。

地府是掌管万物生灵生命的地方。凡天地万物,死后其灵魂都在被黑白二常拘到阴界,其在阳间的一切善恶都要在此了结。

正所谓是活人在阳间,死人在阴间,阳间一个世界,阴间一个世界。

世人都说阴间阴森恐怖,到处是孤魂野鬼。其实,又有谁亲眼见过呢,称为一个世界,就有美有丑,阳间是这样,阴间也是如此。

这个世界则竟然不同,一切都是独立的,却又相互影响着,以至于有了金沙菩萨创造金沙河,又有血煞修罗神的六道秘术。

兰绝尘苦研佛法,自知佛教之中,所谓生死轮回是说“舍此蕴已复趣他蕴”。世间众生因造作善不善诸业而有业报,此业报有六个去处,被称为六道。六道是佛根据业报身所受福报大小划分的。

先,色身不是我,色身散我仍在,否则便是“断见”。

但六道轮回真实义并非色身的生灭轮转,后者为佛随顺当时世界观方便而说。

从色身胎成起就有了第一个业报身,依所造做业从一业报身可以生出百千万种身,百千万种身一一复能生百千万种身,如是辗转乃至无量。

如言:“法生则生。法灭则灭。皆由因缘合会生苦。若无因缘。诸苦便灭。众生因缘会相连续则生诸法。如来见众生相连续生已。便作是说。有生有死。”

以色身生灭作为轮回是佛随顺众生妄见的一种方便。

如言“若取有无法者,即为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故。大慧!说有无法自相同相,是名应化佛说,非法佛说。

复次,大慧!应化如来说如是法,随顺愚痴凡夫见心令其修行,非为建立如实修行,示现自身内证圣智三昧乐行故。”。

初学因心有我念而生诸我见;因心现色身生灭相而起身见;因身见而起我人众生寿者相。

如实解知不夹杂妄想方为闻法;修习佛法方为供养诸佛;如法修行心不旁驰方为值佛;心同佛心方为见佛。

故言:“如来以无尽大悲,矜哀三界。所以兴出于世,光阐道教;欲拯济群萌,惠以真实之利。无量亿劫,难值难见。犹灵瑞华,时时乃出。”。

以心不清净则不见真实故。

一切有情,皆以诸欲因缘,自作自受,如车轮回转不已,生死于六条道趣,接受制裁。所谓六道,即:人、天、阿修罗,这三道亦称三善道,地狱、饿鬼、畜生,这三道亦称三恶道。

然在六道中,却以人道为中心,因人心的善恶观念而随心所欲的去追求,造成报果。

如人在日常中的语言、动作、思想,守法实践持三戒以上者,可得六根整然的人身,五戒圆备者,即生大富大贵之家,长寿而扬名于世。

修持五戒,加行十善,即生天界,天分为欲界天、天、无色界天。

上述五戒加十善,乃生欲界天,再加修正观坐禅,证初禅至四禅,即生天。趋入四空定,即生无色界。

但虽至非想非非想天,还是降伏业惑而已,无法脱离生死轮回,故古人说:三界无安,犹如火宅。

如果人于日常生活中,虽有十善心布施,但带有名利好胜,即生阿修罗界,阿修罗是具天福而缺天德,因地污曲所致。

如果人于日常中,失去道德戒行,生起悭贪心,即堕饿鬼道界,生起瞋痴心,即堕畜生界,犯五逆十恶者,即堕地狱界。

六道轮回的善恶报趣,尽在人心的一念,能趋于善,即上升天界,起一念恶,即堕恶道,因果昭彰。

无数的生灵,无数的修士这般的热衷于修行参悟天地大道,何尝不是为了跳脱六道五行之外,随着修为的不断提升,随着自己对天地大道的参悟加深,你会现,一切的法则,一切的束缚都是为了限制弱者而存在的。

所以想要永生的人,唯有不断的突破自己,想要跳脱与六道五行之外,也需要不断的突破自己。

但是兰绝尘更加知道,框架一直都在,没有框架不成活,其实你跳脱了这一个小框架,只不过是进入了一个更大的框架,道路漫漫,无穷无尽。

这是兰绝尘拜入永恒教派最大的感悟。

仙之界域竟然是因蕴星洞而生,蕴星洞竟然有神秘制霸的种族牧养——牧星人。

兰绝尘对于自己所传承的六道秘术简单的概括起来,便是让本该受到惩戒的人,受到应该有的惩戒,让其永世堕入轮回,不得生。

地狱界,火海、血池、针山,永无止境的折磨,掉进这里的人将永远活在痛苦之中。

饿鬼界,骨肉如柴、腹部隆起,终日活在饥渴中,连腐尸也吃,是贪得无厌的恶鬼们的世界。

畜生界,转生为动物形态的人的弱肉强食的野兽世界。

修罗界,血与杀孽,每天被迫跟别人战斗,没有休息,战斗永无止境。

人界,喜怒哀乐、被波动的感情所折磨,这是不安定的人类世界。

天界,虽被称为极乐世界,可是随时会掉入人界,甚至掉进饿鬼界、畜生界和地狱界,是最危险的地方,这里就算是众神也难逃的领域。

可是这一切都在与自己脑海之中现有的知识框架颠覆。

这并不是佛界所述的六道,这也不是道教所述的六道。

“这难道是……”

兰绝尘沉默了,他不敢想象自己心中疯狂的想法,这很不真实。8

</br>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